《無功秘笈》Page11

《第11式:無「評」操練》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2 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3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樑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5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6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牠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馬太福音七1-6) 

1 “Do not judge, or you too will be judged. 2 For in the same way you judge others, you will be judged, and with the measure you use, it will be measured to you. 3 “Why do you look at the speck of sawdust in your brother’s eye and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plank in your own eye? 4 How can you say to your brother, ‘Let me take the speck out of your eye,’ when all the time there is a plank in your own eye? 5 You hypocrite, first take the plank out of your own eye, and then you will see clearly to remove the speck from your brother’s eye. 6 “Do not give dogs what is sacred; do not throw your pearls to pigs. If you do, they ma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nd tear you to pieces. (Matthew 7: 1-6)

分享:生活在一個充滿評論的世代裡,無論是新聞、社交媒體,還是日常對話,我們總是不自覺地發表對人和事的看法。有時,這些評論可能出於好意,但很多時候,它們帶著比較、批評,甚至定罪的意味。然而,耶穌提醒我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馬太福音七3) ,其意思就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問題,卻輕易論斷他人的缺失的,是一種視自己高人一等的「自義」心態。

耶穌在面對罪人時,並沒有輕易論斷,而是帶著愛與恩典。
在《約翰福音八1-11》提及法利賽人將一個行淫時被捉的婦人拖到耶穌面前,問耶穌的回應,以試探祂會否按律法定她的罪。然而,耶穌沒有立即論斷她,而是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結果,所有人都陸續離開,因為沒有人能自稱無罪。最後,耶穌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參約翰福音八1-11) 事實上,耶穌是絕對可以下論斷,因為祂是無罪的。然而,祂卻選擇以恩典和憐憫對待。對比今時今日人很容易會站於高地來狠狠地論斷他人,耶穌卻以榜樣教導我們,不應按照世人或自己所定的標準來論斷他人的過犯,應先要用屬天的標準,並加上恩典和憐憫來對待他人。

要留心,耶穌叫人放下批評論斷,不代表叫我們對錯誤視而不見,而是選擇以愛和禱告取代無益的批評。要記得,向人提出意見並不是要拆毁人,而是造就、挽回,盼望他人悔改回轉。


如何可以實踐 「無評」的操練?或許,我們先撇下那種「自義」的視角,減少抱怨他人,給予多一點關懷。今天,就讓我們試從三方面來實踐「無評」的操練:

1. 慎言慎思:當想論斷時,先停一停,問自己:這句話是造就人的,還是拆毀人的?

2. 轉換心態:先用禱告代替論斷,求智慧,不是要推人到絕境,而是將人帶到神面前;


3. 改變看人的準則:先用聖經的眼光看人,而不是用世界的標準衡量別人。


今天,讓我們學習耶穌榜樣,以恩典而非論斷來待他人,改掉那種「自義」的視角;讓我們的心被基督的愛充滿,不留任何論斷的空間,一同塑造屬天的品格。

操練: 當遇到你不同意的人時,先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並為他禱告,而不是馬上評價,然後按著聖經教導作出勸勉,以愛心說誠實話。

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的恩典,因為祢不按我們的過犯對待我們,而是以慈愛和憐憫看顧我們。求祢潔淨我們的心,讓我們不輕易論斷他人,而是學習像耶穌那樣,以愛和恩典對待身邊的人。讓我們的話語成為祝福,而非傷害;讓我們能彼此扶持,而非定罪。奉主名求,阿們。

默想詩歌《I Have Decided》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