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功秘笈》Page07

《第7式:無「惡」操練》
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十二17-21)
17 Do not repay anyone evil for evil. Be careful to do what is right in the eyes of everyone. 18 If it is possible, as far as it depends on you, live at peace with everyone. 19 Do not take revenge, my dear friends, but leave room for God’s wrath, for it is written: “It is mine to avenge; I will repay,” says the Lord. 20 On the contrary: “If your enemy is hungry, feed him; if he is thirsty, give him something to drink. In doing this, you will heap burning coals on his head.” 21 Do not be overcome by evil, but overcome evil with good. (Romans 12:17-21)
分享:承接昨天「苦毒」的分享,今天分享另一種毒:「惡毒」。面對他人的惡言惡行、甚至是傷害,我們該如何面對?耶穌的教導是:「不要以惡報惡」、「不要自己伸冤」⋯⋯ 然而,在這個「有仇不報非君子」的世代裡,又該如何實踐耶穌的教導呢?
首先,聖經強調「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羅馬書十二21) 這是關乎勝負的事。很多人以為透過報復就能勝過施害者,但報復只會為惡所勝。除了讓情況進入互相報復的惡性循環之外,更會為我們自身帶來負面情緒,包括怨恨、苦澀、憎恨、憤怒、恐懼等。早在1960年代的研究已經證明,報復並不會讓人感覺良好,更只會讓人越來越憤怒。因此,我們要清楚:報仇不是出路,更是一種錯路、死路!
另外,聖經也強調「寧可讓步,聽憑主怒⋯⋯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 (參羅馬書十二19)。這教導並不是鼓吹大家要在主面前咒詛施害者。其重點是將心思意念放在主身上,這才能讓自己對整件事有正確的分析及理解。為什麼人會想報復?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人們將焦點放在他人的過錯或施害上,然後將問題越放越大,甚至幻想施害者受到懲罰,心裡才會感到舒服。很多心理學書籍教導我們寬恕的重點是:把眼界放寬,不要只執着於一個角度去看事情。聖經的提醒更為有效:請把眼光放在主身上。唯有主知道我們的心,祂必安慰;唯有主知道一切善惡對錯,祂必作出最公義的安排。
有一句智慧之言這樣說:「以眼還眼只會讓全世界的人都失明。」(An eye for an eye will only make the whole world blind.) 這句話很有意思,而筆者想再補充下一句:「以善勝惡就能讓人因著主愛見光明。」
各位,選擇「無惡」的生活並不代表我們要忽視公義,而是我們願意將審判交託給主,用基督的愛來勝過黑暗。當我們選擇以善勝惡時,我們不僅保護了自己的心靈,也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與盼望。阿們!
操練:這的確是一個困難的操練。請花時間禱告,思想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祂沒有用咒詛和怒氣來回應逼迫祂的人,反而為他們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參路加福音廿三34)在日常生活中,當你面對不公平或傷害時,先停下來問自己:「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是想反擊,還是願意交託給神?」我們若以基督為榜樣,就能學習如何放下仇恨,以愛勝過惡。
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今天再次提醒我,不要被惡所勝,而要以善勝惡。求祢賜給我溫柔的心,讓我能在面對不公平或傷害時,不選擇報復,而是選擇信靠祢的公義。幫助我學習將一切交託於祢,相信祢的掌權與帶領。願祢的愛充滿我,使我能活出耶穌的樣式,以善勝過這世界的黑暗。以上禱告,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阿們。
默想詩歌《使我作你和平之子》
Posted in 2025_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