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造極》Day01

《付代價的有福了》
1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祂跟前來,2 祂就開口教訓他們,說。 (馬太福音五1-2)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九23)
1 Now when Jesus saw the crowds, He went up on a mountainside and sat down. His disciples came to Him, 2 and He began to teach them. (Matthew 5:1-2)
23 Then He said to them all: “Whoever wants to be my disciple must deny themselves and take up their cross daily and follow me. (Luke 9:23)
23 Then He said to them all: “Whoever wants to be my disciple must deny themselves and take up their cross daily and follow me. (Luke 9:23)
分享:在人生不同的時刻,我們都渴望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活」。耶穌在山上對門徒的教導,就是祂對天國子民的生命藍圖 —— 這就是《登山寶訓》 (馬太福音5-7章) ,被譽為聖經中最偉大的講章,耶穌基督親自將天國的事情教導給門徒。這是一個顛覆性的教導,因為天國的事情跟我們在世上一直所認知的截然不同。未來30天,讓我們透過寶訓的內容,一同學習並活出天國子民的生命。
在進入寶訓內容之先,讓我們了解其發生的場景。在《馬太福音五1-2》作者藉着四個動詞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首先是「上山」。在聖經裡,「山」常是神與人相遇的地方,也是啟示的場景 (e.g. 摩西在西乃山領受律法、以利亞在何烈山聽見微小的聲音) 。耶穌選擇「上山」教訓門徒,並非偶然,而是深具意義。第一,耶穌如同新摩西,在山上頒布天國的律法,顯明祂的權柄和身份。第二,山坡像天然講壇,方便多人聆聽,同時也讓門徒在較安靜的環境中專心領受。第三,上山需要行動與付代價,象徵天國的真理需要我們主動追求。
第二是「坐下」。在當時的猶太文化裡,「老師坐下」代表正式、權威性的教導。耶穌此舉表明祂要傳講的,不是普通的勸勉,而是帶著天國權柄的宣告。
第三是「到祂跟前」。雖然周圍有許多群眾,但馬太特別記下「門徒到祂跟前來」,表示耶穌的教導首先是給那些決心跟隨祂的人 (反過來說,決心跟隨的人必然渴望坐得更前、聽得更清楚) 。天國的價值觀,是為願意順服的心預備的。
最後是「開口教訓」。驟眼看來「開口」這個形容有點多餘,馬太卻藉「開口」這個動作,讓讀者意識到接下來的教導並非隨口而談,而是耶穌有意、正式地宣講天國法則 (這也是一種古代的慣用語,並不單純是「張嘴說話」,而是用來引出一段莊重、正式、充滿分量的教導) 。換句話說,這裡的意思接近「祂鄭重地開口,發出教導」。
各位,在進入寶訓內容之先,耶穌要提醒門徒一件事:「請以認真、渴慕的態度來聆聽天國的宣告」。這也提醒我們:今天研讀神話語時,是否也帶着認真、渴慕的心?研讀聖經,跟瀏覽網頁、看電視劇、睇演唱會、聽朋友分享逸事等截然不同!今天,讓我們調整心態,放下讓人分心的事,像當年的門徒一樣走近耶穌,專心聆聽祂對我們生命的宣告。
反思:在未來的30天,我會以什麼態度來研讀《登山寶訓》?我是否願意付代價「上山」,為了聽見神的話而刻意預備沒有打擾的地方、專心安靜的時間、渴慕真理的心靈?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上山向門徒開口教導,將天國的真理賜給人。求祢使我願意離開安逸的平地,登上與祢相遇的高處。讓我不只是聽眾,更是跟隨者,學習並活出天國子民的品格,成為世上的鹽與光。以上禱告,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阿們。
Posted in 2025-08SO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