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飲食食,重新得力》Day33

《飲食的建立:不望回報的筵席》

12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13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14 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路加福音十四12-14)

12 Then Jesus said to His host, “When you give a luncheon or dinner, do not invite your friends, your brothers or sisters, your relatives, or your rich neighbors; if you do, they may invite you back and so you will be repaid. 13 But when you give a banquet, invite the poor, the crippled, the lame, the blind, 14 and you will be blessed. Although they cannot repay you, you will be repaid at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righteous.” (Luke14:12-14)

分享:在現今的飲食文化中,「設筵」或「請客」不單是表達好意,更是一種社交策略:彼此往來、有來有往,形成一種默契的交換。然而耶穌卻挑戰這種文化邏輯,祂說:「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加福音十四13) 耶穌要藉此提醒我們:真正的愛,不是計算回報的利益交換,而是向那些無法回報你的人付出憐憫與關懷。

在基督信仰中,愛從來都不是交易,也不是獲利的行動,而是主動地服事「最微小的弟兄」。耶穌所列出的四類人:「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他們全都代表著當時最被社會邊緣化、最被忽視的人。這些人沒有能力回報別人的好意,但正是如此,卻成了耶穌最先想到的對象。


今天,我們最常關心的人,會否總離不開熟悉的朋友和親密圈子呢?耶穌邀請我們效法祂去愛那些無法回報的人,為要活出天國的價值。因為福音原是為這樣的人而設,天國的筵席也是為他們敞開的。然而,「筵席」不一定是一餐飯,也可以是時間的付出、資源的分享,或一句關心的話。若我們只將這些留給熟悉的人,其實也限制了福音的流通與擴展。


當我們為無助的人擺上愛,就是在地上實踐天國的筵席。這樣的愛,也許不被人看見,但耶穌卻說:「你就有福了!⋯⋯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路加福音十四14) 這福不是來自人的掌聲,而是神的記念。今天,讓我們一同在地上擺設一場天國的筵席,讓人從我們的愛中,嚐到天國的味道。

反思:在你身邊,有哪些人是容易被忽略的?你願意為他們擺上一份「不望回報」的愛嗎?

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當我們還作罪人時,祢已差遣耶穌為我們擺上自己,設下愛的筵席,將祂的身體與寶血白白賜下。祢的愛不是因我們配得,而是祢無條件的恩典。求祢打開我們的眼睛,看見那些有需要卻被忽略的人,並給我們勇氣和愛心,願意走向他們,為祢擺上時間、資源與關懷。願我們所擺上的,不只是飯桌,而是祢國度的一部分,不為回報,只為回應祢的愛。奉主名求,阿們。

詩歌分享《這樣的愛》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