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racle Book - Page08

《你能控制打嗝嗎?》

25「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26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27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 28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 29 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30 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馬太福音六25-30)

25 “Therefore I tell you, do not worry about your life, what you will eat or drink; or about your body, what you will wear. Is not life more than food, and the body more than clothes? 26Look at the birds of the air; they do not sow or reap or store away in barns, and yet your heavenly Father feeds them. Are you not much more valuable than they? 27Can any one of you by worrying add a single hour to your life? 28 “And why do you worry about clothes? See how the flowers of the field grow. They do not labor or spin. 29Yet I tell you that not even Solomon in all his splendor was dressed like one of these. 30If that is how God clothes the grass of the field, which is here today and tomorrow is thrown into the fire, will he not much more clothe you—you of little faith? (Matthew 6:25-30)

分享:大家試過什麼停止打嗝(廣東話俗語:「打思嗌」)的方法呢?(例如:屏住呼吸、喝水、嚇自己一下、吞咽花生醬等)原來許多動物會打嗝,包括大象、獅子、小狗等哺乳動物 * 。打嗝主要是因為橫膈膜(位於胸腔與腹腔之間的一塊肌肉)突然痙攣,導致吸氣時聲帶快速關閉,發出「嗝」的聲音。

打嗝,是一種微不足道但有趣的身體現象。無論是因為吃得太快、喝了碳酸飲料,還是情緒波動引起,我們都曾經試圖用各種方法來停止它。然而,有時候,無論我們怎麼努力,打嗝還是會繼續,直到它自然停止。這種無法控制的小事讓我們意識到,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這正提醒我們,只有神才真正掌管一切。

耶穌教導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一方面祂強調我們的限制:「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 (參太六27) 同時,祂強調天父的愛與供應:「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們;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參太六26)

我們的生命中充滿了像打嗝這樣的小事,表面上微不足道,但卻提醒我們人類的限制。例如,天氣的變化、別人的想法、未來的不確定,甚至身體的狀況,都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的。然而,這些都不是我們該擔憂的,因為神愛我們,祂早已為我們預備了未來。我們的本能往往是試圖掌控一切,希望藉此帶來安全感。但耶穌提醒我們,我們所擁有的每分每秒都在神的掌管之中,無需為我們不能控制的事情憂慮。當我們面對困難或無法掌控的情況時,我們應該學習把重擔交託給神,因為祂比我們更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以後,每次打嗝時,你會想到什麼呢?

反思與行動:列舉三件你最近無法掌控的事情,然後在禱告中將這些事交托給神,並求祂幫助你安心信靠,放下重擔。

禱告: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刻都看顧我們。即使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祢卻掌管著一切,並且供應我們所需要的。求祢幫助我們放下憂慮,把一切重擔都交給祢。教導我們在限制中學會信靠,在困難中看到祢的恩典,也讓我們的生命成為祢愛與信心的見證。以上禱告,奉主耶穌得勝的名求,阿們。

* 動物也打嗝:
# 分享中部分內容參考自 How Great Is Our God: 100 Indescribable Devotions about God and Science by Louie Giglio。
Posted in